3月28日,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第三次成果應用交流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我院作為全省水旱災害風險普查技術支撐單位參加會議。
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水旱災害作為自然災害風險普查的重要內容之一,針對水旱災害的特點以及湖南省水情就是省情的特殊情況,制定湖南省水旱災害風險普查目標;摸清全省水旱災害風險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水旱抗災能力,客觀認識災害風險水平,為全省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工作提供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
自普查工作開展以來,我院作為全省技術支撐單位堅持“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的基本思路。目前,主要形成了以下應用成果:1個標準:利用干旱風險評估與區劃成果,編寫制定了湖南省《區域旱情等級標準》。2個試點:利用干旱災害調查成果,在湘鄉市、邵陽縣開展了應急水量調度預案的試點工作。3本專著:編撰了《湖南省水旱災害》、《湖南省洪水災害風險區劃與防治區劃》、《湖南省干旱災害風險區劃與防治區劃》等3本專著。4項專利:申請了干旱災害風險評估及區劃發明專利兩項,洪水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發明專利兩項。1套系統:設計開發了湖南省水旱災害風險管理系統。其他方面:利用干旱災害普查成果,確定了湖南省73個站點的旱警水位(30個河道站、43個水庫站)。
后續我院還將繼續深挖普查成果價值,將普查成果與湖南省年度重點工作、水旱災害事件相結合,持續促進普查成果高效轉化。